月球与我们相距仅384,000公里(238,000英里),这个微不足道的距离(大约是地球直径的三十倍)使得月球成为我们地球居所的近邻。这点距离算得了什么?它在宇宙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步。

一封电报信息只需一点五秒即可抵达;一枚枪炮射出的抛射物八天零五小时就能到达;一列特快列车则需八个月零二十二天。它仅是我们与太阳之间距离的三百八十八分之一,而与我们最近的恒星之间的距离,它只占了万分之一。许多人曾跋涉过我们与月球之间的距离。三十个地球并列成桥,就足以连接这两个世界。

正因如此近的距离,月球成为所有天体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。它的地理(或更准确地说,月球地理学,源自希腊语“Selene”,意为月亮)地图在两个多世纪前就已绘制出来,最初只是模糊的草图,随后逐渐增加细节,直到今天,它已像我们任何一张陆地地理地图一样精确和准确。

在望远镜发明之前,从古代到十七世纪,人们对这个奇特的月球形态的本质陷入了各种猜测。它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世界,尤其奇特的是它总是向我们展示同一面。有些人将其比作一面巨大的镜子,反射着地球的影像。另一些人则将其描绘成一颗银星,一个充满财富和幸福的魔法居所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人们曾流行着一种相当不理性的想法,认为月球上的居民比我们大十五倍。

然而,望远镜的发明为这些奇思妙想带来了一点秩序和一丝真理。伽利略的首次观测彻底改变了科学,他的发现让那些最具条理的头脑充满热情。从那时起,月球成了我们的财产,一个地球的近郊,如果能像想象的翅膀一样迅速抵达,全世界都会乐意安家落户。于是,人们可以轻易地编造出成千上万关于我们这位美丽姐妹的迷人描述,而且没有人会对此有所顾忌。很快,人们观察到月球在地质特征上与地球极为相似;它的表面布满了尖锐的山峰,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无数光点。与此同时,阴暗的部分则指示着平原;此外,还有大片灰色区域,被认为是海洋,因为它们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不如相邻区域那么完美。在那个时代,人们对月球的物理构成几乎一无所知,并设想它被一层大气层包裹着,类似于我们赖以呼吸的地球大气层。

如今我们知道,这些“海洋”是没有水的,而且如果月球确实拥有大气层,那它也必然极其稀薄。

月球成为天文学家最喜爱的观测对象,对其进行的无数次观测使得绘制出非常有趣的月面图成为可能。为了在构成月球地形的海洋、平原和山脉中找到方向,有必要为其命名。这些“海”最先被命名,其名称依据的是它们被认为具有的占星学影响。因此,我们在月球上找到了丰饶海、死亡湖、湿海、风暴洋、静海、雾海、梦湖、腐败海、沉思半岛、雨海等等。